Search

【腦中小劇場 超值贈課場 保養一條看不見的線】
    
什麼是關係?
  • Share this:

【腦中小劇場 超值贈課場 保養一條看不見的線】
    
什麼是關係?
  
關係是生命中最險要的一條線。
  
險要之處,在於它根本看不見,因此你不會知道它的裂痕有多深,連結的部分還剩多少,哪些語言會割斷最後一條纖維,哪些舉止能補強它的韌度。
  
我們都以為自己看得見,但其實我們看見的,往往只是後果。
  
保養一條看不見的線,有時比登天還難,一切全靠敏感度與經驗值,先天的戰力與後天的血淚。
  
於是當這條線出現拉扯,而我們卻毫無頭緒時,只能在黑暗中摸索,在慌亂中拋出語言,有時得到迴響,有時留下傷痕。但在動盪的當下,我們常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,
    
覺察。
  
一旦只想找到解法,便會忘記覺察事發起因,思考「我們怎麼了?」
  
兩年前,我接到臨床心理師全聯會的委託,拍攝了一支關於臨床心理師的影片,影中的主角,就是曾心怡心理師,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主理人。
  
心怡是個思緒與口條都很清晰的資深心理師,不僅態度親切,更重要的是,她很有幽默感(有興趣可以看她在粉專的留言回覆),這一點在建立關係上,簡直就是開外掛。
  
但心怡依靠的,不是用幽默感開掛,而是對人際線索的覺察能力。觀察事情的狀態,覺察對方的情緒,留下適當的語言,這不僅與她的性格有關,也與她的所學相連,幸運的是,她現在準備傳授這套絕學。而絕學的第一步,就是「覺察」。
  
《覺察與溝通,掌握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》,是心怡心理師的Podcast課程,比起我那不太靠譜又冷門的電影分享,這套Podcast課程具有札實的心理學基礎,真實的臨床經驗包覆,內容循序漸進,將保養關係分成三段進程:
  
【覺察】→【接納】→【溝通】
  
本套課程一共10集,依進程分成三部分,第一部分是「覺察」依附模式與關係本質,第二部分是「接納」情緒,第三部分是「溝通」練習。每一部分都會分成 3 - 4 集。細節如下:
  
第一部分【覺察】:釐清癥結
  
在課程開頭,讀者先學習釐清在關係中讓我們困擾的癥結,連結到自己的依附型態與早期經驗的影響。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我們就在開始建立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,從照顧者回應我們需求的方式,來建立對於這個世界的信任感,於是逐漸形成我們與他人的「依附型態」,以及從依附型態出發的溝通語言。
  
第二部分【接納】:理解與接納
  
練習理解和接納自己在各種心情。大部分的人,都會排斥或壓抑不好的心情,情緒過了以後就可以正常生活。然而情緒其實是了解內在想法的入口,詢問自己因為什麼而生氣、因為什麼失望,才能夠知道我們的對於重要關係的期待。
  
第三部分【溝通】:優化與連結
  
課程會著重在溝通的意義與技巧,辨識伴侶話語背後的感受,也學習用不批判的溝通來減少在爭吵之間所產生的傷害。在重要關係困擾中所產生的情緒,以及情緒所產生出的溝通語言,往往是劣化關係品質的關鍵。
  
此時此刻,疫情雖然亮起紅燈,但學習與體驗不會因而斷鏈,讓我們一起用10堂課,120分鐘的時間,學習如何保養一條看不見的線,維繫我們所珍視的每段關係。(課程詳介與抽獎辦法,請見本文第一則留言)
  
#記得看第一則留言喔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劉仲彬臨床心理師,高雄醫大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畢,執業年資逾十年,著有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一書,喜歡說書勝於說教,現獨立接案。諮商服務/課程講座/撰文合作,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
View all posts